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72335
 白日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奇怪的Facebook社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死"小孩的生日禮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代風華...謝安(2)
作者: 白日夢 日期: 2010.05.27  天氣:  心情:
今天偶然打開電視,看到一個討論"武則天"的節目,其中一節討論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可能藏於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的乾陵內,不由得讓我想起與王羲之相近晉朝一代風流人物"謝安"的風範,相較於現今政治人物可謂天差地遠,故由網路上節錄一些謝安的事蹟來借古諷今一番!!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二   李白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水調歌頭〉蘇東坡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謝安簡介:  ( 節錄自 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xianchen/xiean.htm )
         晉    陽夏人,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出身名門大族,祖父謝衡以儒學知名,官至國子祭酒;父親謝裒,官至太常卿。 謝安年輕時就思想敏銳深刻,舉止沉著鎮定,風度優雅流暢,能寫一手漂亮的行書。東晉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導、桓彝都很器重他,少年時就有重名。

   然而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東晉朝廷先是徵召他入司徒府,接著又任命他為佐著作郎,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囗推辭了。後來,拒絕應召的謝安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吟詠屬文,挾妓樂優遊山林,就是不願當官。當時擔任揚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催逼,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僅隔一個多月,他又辭職回到了會稽。後來,朝廷又曾多次徵召,謝安仍然予以回絕。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接連上疏指責謝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對謝安禁錮終身的決定。

   然而謝安卻不屑一顧,泰然處之。

   謝安雖然屢屢不願出山,但當時的士大夫卻都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時常有人說:「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他的妻子劉氏是名士劉惔的妹妹,眼看謝氏家族中的謝尚、謝奕、謝萬等人一個個都位高權重,只有謝安隱退不出,曾對謝安說:「夫君難道不應當像他們一樣嗎?」謝安掩鼻答道:「只怕難免吧。」果然,升平三年( >359)發生的謝萬被廢黜事件,終於迫使謝安步入仕途。

   謝萬字萬石,謝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謝安,卻也很有才氣,而且擅長自我炫耀,年紀輕輕就頗有名氣,仕途通達。升平二年(358),謝安的哥哥謝奕去世,謝萬便被任命為西中郎將,監司、豫、冀、并四州諸軍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並不是統兵作戰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時,仍然是一副名士派頭,只顧吟嘯歌詠自鳴清高,不知撫綏部眾。謝安對弟弟的做法非常憂慮,勸戒說:「你身為元帥,理應經常交接諸將,以取悅部眾之心。像你這樣傲誕,怎麼能夠成事呢?」謝萬於是召集諸將,想撫慰一番。不料這位平時滔滔不絕的清談家竟連一句撫慰的話都講不出,憋了半天,乾脆用手中的鐵如意指著在座的將領說:「諸將都是勁卒。」如此凌辱輕慢,不僅不能撫慰將領,反而使他們更加怨恨。謝安無奈,只得代替謝萬,對隊帥以下的將領一個個地親自拜訪,盡力加以撫慰,拜託他們盡力協助謝萬。但這並未能挽救謝萬失敗的命運。謝萬率軍增援洛陽,還未與敵軍交戰,手下士卒就驚擾奔潰。謝萬單騎狼狽逃還,軍士們本來要殺了他,看在謝安的份上才沒有動手。損兵折將的謝萬不久就被罷免為庶人。

   謝奕病死,謝萬被廢,使謝氏家族的權勢受到了很大威脅。升平四年(360),征西大將軍桓溫邀請謝安擔任自己帳下的司馬,謝安接受了。這本來只是很尋常的事情,然而消息傳出以後,竟然引起了朝野轟動。在他動身前往江陵的時候,許多朝士都趕來送行,中丞高崧挖苦說:「卿屢次違背朝廷旨意,隱居東山不出,人們時常說:『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如今蒼生又將如卿何!」而謝安夷然毫不介意。桓溫得了謝安卻十分興奮,一次謝安告辭後,桓溫自豪地對手下人說道:「你們以前見過我有這樣的客人嗎?」

   咸安元年(371),對東晉朝廷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年。權臣桓溫本想立功中原以提高自己的聲望,沒想到在枋頭一戰遭到慘敗。為了重立威名,他聽從郗超的建議,在咸安元年廢黜了司馬奕,另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是為簡文帝。此時的謝安已擔任了侍中,不久又陞任為吏部尚書。他洞悉桓溫的野心,也知道簡文帝比被廢黜的司馬奕也強不了多少,只是清談的水平略高一些而已,但他仍然忠心匡扶朝廷,竭力不讓桓溫篡權的圖謀得逞。

   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簡文帝就在憂懼中死去,太子司馬曜即位,是為孝武帝。原來滿心期待著簡文帝臨終前會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桓溫大失所望,便以進京祭奠簡文帝為由,於寧康元年(373)二月率軍來到建康城外,準備殺大臣以立成。他在新亭預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見謝安和王坦之。

   當時,京城內人心惶惶,王坦之非常害怕,問謝安怎麼辦。謝安神情坦然地說:「晉祚存亡,在此一行。」王坦之硬著頭皮與謝安一起出城來到桓溫營帳,緊張得汗流浹背,把衣衫都沾濕了,手中的朝板也拿顛倒了。謝安卻從容不迫地就座,然後神色自若地對桓溫說:「我聽說有道的諸侯設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後埋伏士卒呢?」桓溫只得尷尬地下令撤除了埋伏。由於謝安的機智和鎮定,桓溫始終沒敢對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迫在眉睫的危機,被謝安從容化解了。

   同年三月,桓溫得了重病。在返回姑孰之後,病情日益加重。但他還在幻想著能得到加九錫的殊榮,不斷派人催促。謝安故意拖延,對已經起草好的詔書一再加以修改,遲遲不予頒發。桓溫終於沒有如願,抱憾而死。

   桓溫死後,謝安被任命為尚書僕射兼吏部尚書,與尚書令王彪之一起執掌朝政。數月後,中書令王坦之出任徐州刺史,謝安又兼總中書省,實際上總攬了東晉的朝政。為了緩和矛盾、穩定政局,謝安實行了著眼於長遠,以和諧安定為重的執政方針。他沒有趁桓溫病死的機會翦除桓氏集團,仍然信任和重用桓溫的弟弟桓沖,讓他擔任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諸軍事和徐州刺史,負責鎮守京口,後來又轉為都督七州諸軍事,兼任荊州刺史。桓沖也深明大義,認為自己的德望不及謝安,心甘情願地以鎮守四方為己任。將相關係的協調,促進了政局的穩定。當時人讚揚謝安,將他比作王導,而文雅則更勝一籌。

   內部安定之後,謝安又把注意力轉向對付來自北方的威脅。當時,前秦在苻堅的治理下日益強盛,東晉軍隊在與前秦的交戰中屢遭敗績。謝安派自己的弟弟謝石、姪子謝玄率軍征討,接連取得勝利。又命謝玄訓練出戰鬥力很強的北府兵,為抗擊前秦作好了準備。

   太元八年(383),苻堅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軍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謝安依然是那樣鎮定自若,以征討大都督的身分負責軍事,並派了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萬前去抵禦。桓沖擔心建康的安危,派精銳三千前來協助保衛京師,被謝安拒絕了。謝玄心中忐忑,臨行前向謝安詢問對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經安排好了。」便絕口不談軍事。謝玄心中還是沒底,又讓張玄去打聽。謝安仍然閉口不談軍事,卻拖著他下圍棋。張玄的棋藝本來遠在謝安之上,但此時兵臨晉境,張玄沉不住氣,謝安則神氣安然,結果張玄輸在謝安的手裏。

   當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問他,謝安淡淡地說:「沒甚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後,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悅,舞躍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

淝水之戰的勝利,使謝安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但也因此而遭到了喜歡專權的會稽王提出由自己率軍出鎮廣陵的步丘,修築了新城(今江蘇揚州邵伯鎮),名義上是準備援助前秦,實際上是想脫離建康這個是非之地。他著手建造泛海的船隻,準備從海道返回會稽。但他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請求返回建康治病休養。然而他回到建康只有幾天,就溘然病逝了,重回東山的心願未能實現。

-------------------------------------------------------------------------------------------------------------------------------------------------------------------------------------------------------------------------------------------------------
引言: 上面一大段是我昔日的舊文, 只記述著我的偶像謝安的事蹟, 但是心中的感想一直不想也不敢明白表達於外, 直到此時....還是想以歷史來寓意我內心的想法!!!


西晉(266年—316年)開國之初, 本身承接了漢末至曹魏期間的割據混戰局面, 地方上世族影響力遠超帝王, 如司馬氏本身就是世族權臣, 控制曹魏朝廷並篡魏自立, 然而世族勢力自漢末以還已牢不可破, 割據勢力始終難以根除, 西晉統治並不十分鞏固, 全靠晉武帝等宗室的威望維持統一局面, 當武帝一去世後, 他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 朝政被皇后賈南風所控制, 朝政混亂, 分封的宗族爭奪權力, 結果爆發了持續十六年的八王之亂, 西晉的實力受到重大打擊, 匈奴人劉淵等內遷的胡人貴族趁機叛亂, 故統一局面維持只有十幾年, 永嘉五年(311年)劉聰攻入洛陽, 虜晉懷帝, 建興四年(316年)劉曜攻破長安, 晉愍帝投降, 西晉滅亡. ( 節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5%BF%E6%99%89 )

東晉(317年-420年)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 因少數民族內遷(五胡亂華),  建都洛陽的晉朝(西晉)亡國, 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 即晉元帝, 史稱東晉,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 但本身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 整個朝廷都由世家大族把持, 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 其後又有謝安、謝玄、王敦等等,  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 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 一方面又安排予從北方南下的士族, 並以司馬家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 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 以至擁有自家部隊, 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 最後因桓玄叛亂, 廢安帝自立為帝, 為劉裕所平, 擁恭帝, 然大權旁落, 西元420年, 大將劉裕篡位, 東晉亡. ( 節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D%B1%E6%99%89 )

西晉末年因為長期的民族摩擦導致五胡亂華, 朝廷又因為內鬥使得首都洛陽被攻破, 西晉朝廷搖搖欲墜, 都督揚州諸軍事的司馬睿在王導的建議之下遷鎮至建康, 準備在江南建立新王朝, 當時江東財富充裕, 然而吳人不得志於晉室, 吳姓世族對晉廷保持懷疑的態度, 當時在吳姓世族中, 以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並為江東二豪, 而吳郡朱、張、顧、陸四氏居次,, 江東百姓甚至有意光復吳國, 發生了三次叛亂, 後由世族義興周玘所平定, 史稱三定江南, 此外東晉內部還有農民與地主的矛盾, 僑居者和在地者的衝突, 東晉新立, 在軍力財政各方面皆不足, 司馬睿能否獲得內部各世族及諸郡的擁護還未知, 所以如何協調和安定內部, 進而抵抗北方各族的軍事攻勢, 是東晉立國之初所面對的重要大事, 在蘇峻之亂平定後, 有人主張遷都至豫章會稽, 而王導力排眾議, 他認為「北寇遊魂,伺我之隙」, 採用「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針方能穩定東晉局勢. ( 節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E%AE%E4%B9%8B%E4%BB%A5%E9%9D%9C%E6%94%BF%E7%AD%96  )
標籤:
瀏覽次數:241    人氣指數:9921    累積鼓勵:48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奇怪的Facebook社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死"小孩的生日禮物...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6-08 02:27
她, 99歲,非洲,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6-08 01:20
她, 99歲,非洲,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5-31 15:55
她, 60歲,亞洲其他,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5-27 15:35
她, 77歲,非洲,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