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8094
 merc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春暖花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慢生活,是一種京都風格 2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慢生活,是一種京都風格
作者: mercy 日期: 2005.03.18  天氣:  心情:

先進國家若干城市正在風靡緩步細嚐生活滋味, 傳承1200年的京都風格(Kyoto Style),是東方緩慢生活最迷人的櫥窗之一。
支撐京都風格的不只是文化,還有京都街巷、店家,與1200年來認真起勁生活著的人們。 我們無法搬到京都住,卻可以用「緩慢旅行(slow travel)」, 把京都風格留下來,並設計「台北版」的緩慢生活。 。
康健雜誌76期
文.黃惠如 攝影.蕭世英
一位身兼多家公司的企管顧問,每天奔忙於不同的會議中。下一個會議成員一打電話催,他就說「出門了,再10分鐘就到,」事實上,一掛上電話,他又迅速加入這個會議的討論,然後偷偷瞄著手錶。
這樣快速、緊張、高效率的人,一到京都,「整個人都鬆了、都慢了,京都讓我很有安全感。」
事實上,全世界都在挑戰過去100年工業化後對速度的迷戀,緩慢生活的呼聲在各地崛起。「慢(slow)是對所有事物新的、平衡的權力,」《慢的崇拜(In Praise of Slowness)》作者凱若.哈娜說。 歐洲是最風靡放慢腳步的地方。
英國一家民調公司「數據觀察」發現,已有1200萬歐洲人醒悟,有必要改變生活步調,寧願少賺一點,但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另外四分之三的人雖然選擇保留原來職業,但調整步調。
最明顯的例子是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這個組織目前已涵蓋50個國家,有6萬多個會員,慢食運動鼓勵人們細細品嚐當季、當令的美味食物,反對用速食填飽肚子。
不只是吃,慢也擴展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從緩慢旅行、緩慢的養胖、無壓力課後活動到緩慢的性愛。
這股風潮由西吹到東。工作狂、熬夜、每天生活像子彈列車往前衝的日本,更是熱烈擁抱緩慢生活。從城市到鄉村,從男人到女人都在尋求一個調整生活節奏的機會。
這時,傳承1200年的京都風格,就成為緩慢生活最迷人的櫥窗。
日日是好日
京都人很會過日子的。
春天,京都人從容赴花約,不像東京人在花下喝酒喧鬧。旅居京都8年的作家姚巧梅,有一次特別按圖索驥,找到稱為「櫻寺」的花廟。她看到朵朵粉色雲彩徜徉樹梢,透過初春溫和的太陽,花影搖曳,連殿前玻璃門上也花影幢幢。
她想從對面街道攝影取景,卻每每被川流廟前的行人和汽車擋住。她不禁氣悶,因為京都美麗可以如此日常,以致過路人連頭也不回。

京都夏天悶熱,又地處盆地,氣溫常常超過攝氏36、37度,但京都人會將門前的暖簾換成麻紗簾或竹簾,然後潑水在店鋪前的小石子上,展現天然的涼意。
旅日作家劉黎兒就會去京都以石庭聞名的龍安寺,眺望著美麗的庭園、享受當地的豆腐料理;或是在鴨川或貴船川上,架設的川床享受淡雅的京料理。
千年如一日
支撐京都風格的不只是文化,而是京都人千年如一日的生活。
出身於日本東北,用東北的反骨精神來書寫京都的作家菊池昌治用「生活的薰染」來形容,在京都人、京都街巷盡皆可聞的「京都風格」。
作家唐諾在《千年繁華》的序中也寫道,最美麗的京都,同時也是最脆弱、最不易留存住的京都,就是那些街巷、那些店家,琳琳瑯瑯的掃帚、榻榻米、味噌、和果子、醬菜等,以及1200年來認真起勁製作它們、使用它們,而生活著的人們。

北野天滿宮前的和果子店澤屋,桌椅不過五、六張,只賣一項產品,叫做粟餅,就是小米麻薯。為維持美味,第12代傳人森藤與八郎只在客人點了之後,才開始捏,也為了維持這個美味,拒絕進入百貨公司設點。這個82歲的老人,搓著手擔心地等待我們的評價,當聽到「用12代去維持這個味道,深深感到尊敬,」才蕩漾笑容。
這些讓京都偉大的平凡點滴,卻也是京都最容易損耗的。
入山豆腐店已經傳承8代,是少數還起灶燒柴的豆腐店。目前的繼承人入山貴之原本是上班族,兩年多前回家接祖業。
他每天4點半就要起床,做每天平均50丁、一丁才200日圓(約台幣70元)的豆腐。
 
標籤:
瀏覽次數:355    人氣指數:32555    累積鼓勵:161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春暖花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慢生活,是一種京都風格 2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