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喝對咖啡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喝酒臉紅的人,能活多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灣沒有下流老人 只有青貧世代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9.01.07  天氣:  心情:
教教 經濟遲滯與民粹是造成台灣困境的主要原因
由於人人想唸大學 李遠哲提倡的教改讓專科學校普遍升格
大學多元入學 造成鄉下與偏遠地區學生難以與都會區學生競爭
弱勢家庭子弟唸了後端班的科技大學 不得不打工與借高額學貸
畢業後又因大學生供過於求 找不到合適工作 一生清貧

台灣沒有下流老人 只有青貧世代
2018/12/28 林秀姿

大約在2010年左右,南韓就有「三放世代」一詞,形容放棄戀愛、結婚以及生孩子的年輕世代。原因是工作不穩定,很多年輕人找不到正職工作,多半是約聘雇居多,因此,只好「三放」。

南韓曾經調查,工作不穩定,導致「三放」的苦惱有哪些?年輕人認為,工作不穩定,導致無法儲蓄,要如何結婚生子?即使拚了命少吃少喝地儲蓄,最後還是不夠結婚生子。甚至,許多南韓大學生一畢業,就背負了學貸,不穩定的工作無法讓他們順利償還債務,利息逐年增加,再怎麼努力工作,儲蓄下來的錢仍得還給銀行。

此外,「出生決定命運」的論調,年輕世代討論熱絡。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即使不工作,也能輕易結婚生子;但若出生在貧窮人家,只能吃土,遑論結婚生子。命定論更加深了讓他們直接「三放」的理由。

隨著時間更迭,南韓經濟情況並沒有好轉。大約2015年起,南韓統計廳統計,15到29歲的年輕人失業率越來越高,究其原因,是南韓年輕人根本放棄找工作了,他們開始「七放人生」,比過去「三放」拋棄更多。

「三放」變成「七放」 人際與夢想都沒了

「七放」有哪些呢?除了基本的三放:戀愛、結婚、生子以外,找工作、買房、人際關係、夢想都放棄了。南韓失業率逐年攀高,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首都圈的房價被炒高,年輕人根本難以生活,「人際關係與夢想都需要金錢支持」,沒有錢的年輕人除了七放,似乎別無他法。

南韓年輕世代三放、七放時,日本有「寬鬆世代」以及「啃老族」。寬鬆世代是指教改失敗下的一代,他們在學生時代,因為實施教育改革,不僅不需要背誦九九乘法,圓周率的計算也用「3」來計算,最後造成學力大幅下降,背上「沒讀好書」的標籤,偶像AKB48唱歌跳舞、呆萌傻傻的模樣被作為「寬鬆世代」的代表性人物。

南韓青年看不到未來,過著「七放人生」。圖/Getty Images
南韓青年看不到未來,過著「七放人生」。圖/Getty Images

職場上也有對寬鬆世代的批評,包括不加班、不應酬,不懂人際關係與職場倫理,過於注重個人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跟過去「工作至上」的日本人不一樣。他們在職場上變成特殊的群體。

不過,相較於南韓的「七放」,寬鬆世代至少還沒放棄找工作,更沒放棄賺錢。相應於南韓七放世代,日本有一群年輕人大約相似:「啃老族」。

南有「七放族」日有「啃老族」 啃到自己變大叔

啃老族是指畢業後,仍與雙親同住,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要依靠雙親支持,自己無法工作謀生的族群。這些人並非身心障礙者,也非罹患疾病,而是放棄找工作,或是無法找到足以維持自己獨立生活的工作。

他們依靠雙親居住的老家,以及雙親的退休金生活。更甚者,也有三代同堂的啃老族,就是連父母、子孫,都依靠祖父母的財產過活。有些原因是不得已,比如「老老照顧」,雙親為了照顧年邁的祖父母,只好辭掉工作,依靠祖父母的財產過活,而甫畢業的孫子一時找不到工作,只好「三代同堂」。

過去,日本評論家批評「啃老族」,抱持一種厭惡的心情,認為這群年輕人好手好腳,為何不外出工作,卻像寄生蟲一樣依附雙親?

日本年輕人對結婚想都不敢想,多數都是啃老族。圖/報系資料照
日本年輕人對結婚想都不敢想,多數都是啃老族。圖/報系資料照

然而,經濟衰落絲毫沒有起色,日本社會才開始理解,是大景氣嚴峻地讓年輕人變成啃老族。他們並非不外出工作,而是找不到工作,即使謀得半職,也充斥著黑心企業過度壓榨,讓年輕人過勞、無法休假的工作。

最近,「啃老族」則演變成「照顧者」的警鐘。日本是高齡化社會,照顧議題延燒,啃老族因為找不到工作,與雙親同居直到高齡照顧,通常從成年人大學畢業後依附雙親,到最後照顧年邁雙親,至少超過40年以上。這漫長的40年等於日本經濟生產力的空窗期,即使外出找不到工作,但也沒人創業。

比較令人擔憂的是,當年邁高齡的雙親過世後,這群啃老族已不再年少,而是50+的中年大叔大嬸了,是否還能再度就業,是否還能獨自生活,是目前日本社會擔憂的問題。

貧窮悲歌 台灣青貧世代難翻身

而回到台灣,則有「青貧世代」。前幾年日本流行「下流老人」一詞,指的是老年後陷入貧窮的處境。但事實上,台灣沒有「下流老人」,貧窮線下最大的族群是未滿12歲的兒童,以及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這兩大族群的數量是貧窮老人的3倍以上。

貧窮的兒童與少年,來自於貧窮的家庭。他們長大後,仍無法脫貧,大學的學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私立學校4年的學費要台幣40~60萬元,等於一畢業就負債。過去即使貧窮的孩子,也能上國立大學,享受便宜的學費,但事實上,這10多年來,台成清交(台大、成大、清華、交大)的弱勢學生比率不到1%。

曾有台大教授研究指出,台大學生幾乎來自台北精華地段的居民,偏鄉的孩子要考上台大,比台北難上9倍。

為何弱勢學生很難上國立大學?主因貧富差距拉大、中產階級消失,即使資質平庸的孩子,富有家庭也能砸錢請家教,努力拔尖,讓孩子在考試競爭中脫穎而出。

台北市醫生家庭花在孩子的家教費上,每月至少支出2000美元。那偏鄉貧窮的孩子呢,不能常去城裡的「百貨公司」,卻得坐在教室裡背誦「Department store」,貧窮限制他們的想像,也限制他們的發展。

這就是台灣的命運決定論。越貧困的孩子得付越高的學費,而大學4年畢業後,大學學歷無法讓他們脫貧。因為企業選才,台成清交優先,私立大學的履歷則被丟棄一旁。更何況,這幾年來22K、23K的薪水,也讓年輕世代喪氣。

南韓有七放世代,日本有啃老族,台灣有青貧世代,都唱著相同的悲歌。
標籤:
瀏覽次數:122    人氣指數:722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喝對咖啡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喝酒臉紅的人,能活多久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