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96275
 健康張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血液的常識---您了解多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防癌,男女大不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過了30歲,「絕不能再做」的3
作者: 健康張 日期: 2012.09.11  天氣:  心情:

 


































「30歲決勝負的『理由』一目了然!」加官晉

爵,開始管理部屬,獲得重任,轉職成功,獨

立自主……。

30歲,是人生正要邁向成熟的時候。在工作

上,擺脫了初出校園的青澀,逐漸接任重要職

務;在生活上,可能已開始組織家庭,擁有第

一棟房子,迎接第一個寶寶。


30歲,人生的關鍵時刻正要展開。此時累積的

能力、經驗與評價,將對未來有著決定性的影

響。


日本知名作家,《關鍵40歲》、《男人的7個敵

》等書作者川北義則,在最新著作《成功

30
》中,對30歲世代提出了非常周詳的觀察與

建言。從職場、家庭、人際關係,一直到身心

健康等,種種議題都透過一篇篇短文,流露出

這位年逾70的前輩亟欲分享的人生智慧。


此刻,該做些什麼?


你要在工作上義無反顧、大顯身手。


20幾歲的年輕人,多數尚未被公司委以重任,

但從30歲開始,就會一步步踏入工作的核心,

接觸到重要任務。這個時候,可以試著挑戰超

越自己能力極限的工作,加速自我成長。


而除了以實力和同儕一較高下外,川北義則還

建議年輕人:盡可能與能力在自己之上的人共

事。


不問年齡或地位,若認為「這個人是有能

者」,就要盡量與他接近;即使無法接近,從

旁觀察也可以。見賢思齊,可以讓一個人擁有


向上提升的動力。


「絕對不再碰觸」的3件事


此外,人生來到了30歲,你也應該決定哪些事

情「絕對不再碰觸」。


不要讓自己的心靈過於忙碌




對於「不得不做的事」、「不做也無妨的

事」、「真正想做的事」以及「一點也不想做

的事」,一定要搞清楚。最好對自己不喜歡、

不擅長的事敬而遠之,如此一來,「自己到底

該做什麼事」將會變得更加透徹與清晰。


不能再找藉口逃離


30歲之後,要努力讓自己成為能控制情緒的

人,不要任由情緒恣意爆發。


同時,不要用任何藉口逃避工作。藉口最可怕

的地方,就是會讓自己停留在原地。20幾歲

時,因為年輕,藉口還能勉強被接受;但到了

30歲,就沒有人能接受了。


不該把工作當成生命的全部


磨難或經驗確實會讓一個人變得成熟,但遊

樂、玩耍,其實也能成就一個人。


想想看,一個年輕人的談話內容除了工作外,

別無其他,那會有多空洞、乏味。


因此,好奇心非常重要,凡事都去見識一下,

嘗試看看。擺脫既有價值的束縛,對任何事物

保持「興味盎然」的態度,可以讓人生更加豐

富。


人際關係轉為信賴度第一


川北義則認為,在上班族生活的技能中,應該

將禮節應對的重要性列為「天字第一號」,這

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當上司打算與重要客戶交涉時,如果能讓他覺

得「這個人會拿捏待人處事的分寸,帶他同行

應該沒問題」,那就表示平日的應對進退功力

已受肯定了。


《成功30》一書總共有55則與30歲世代有關的

具體事例及建議,讀完之後,不妨問問自己下

列幾個問題,這也是川北義則提出來的「有能

者之必要條件」:


● 回答是否迅速正確?


● 是否具備行動力?


● 有沒有自己的主張?


● 能否洞悉問題的重點或具備改革意識?


● 能否明辨社交禮節上的微妙之處?


● 能否照料、注意到各種層面或細節?


● 生活周遭是否清潔、有條理?


三十世代的工作由「組織、規劃能力」決勝負


商業人在三十世代的當下,最好能讓自己具備

一種能力,那就是工作上的「組織、規劃能

力」。


「兩個人的能力明明不相上下,我為何總是輸

給他?」


「我也付出了相同的努力啊,為什麼只有我毫

無成果?」


有過這種沮喪心情的人,應不在少數,原因或

許就是出在組織、規劃能力的不足。


為了順利完成工作,事先要考量何謂最佳進行

順序。這就是組織、規劃的能力。若事前規劃

的不夠完善,結果仍可能與預期產生驚人的落

差。


請大家試著想一想,將員工在公司裡需要完成

的工作,一件一件拆開來看,都不是難度很高

的事。到最後卻依舊引發問題,即為組織、規

劃能力不佳所致。


譬如說,下午三點鐘必須去拜訪客戶,那麼,

只要在兩點鐘出門就來得及。此時,從午休後

到出門前,還有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相關的準備

工作,也知道該收拾的東西應該趁隙好好完

成。不料,要給客戶的資料、文件等比預期中

更花時間而措手不及。所以,明明預期能收拾

完成的工作也隨之延宕。


事實上,既然知道要出門拜訪,正常情況之

下,必要的文書資料等,應在上午或昨日下班

前就準備妥當才對吧。組織、規劃能力差,只

會白白浪費時間。


若組織規劃能力不佳而導致工作七零八落、無

力完成,原因也很難立即水落石出。而真正的

原因是對工作應完成的順序,無法理解或掌

握。因此二十世代,應該是從各式各樣的工作

中,充分理解工作進行的流程,並系統整合成

為工作技能的時期。


進入三十世代之後,就必須經常考慮如何組

織、規劃才能使工作順利進行。無法好好規

劃、組織工作的人,就不能說他對於工作「有

所了解」。三十多歲的人,彼此之所以在工作

上有偌大落差,有許多是組織、規劃能力優劣

之不同所致。


專業工匠、手工藝達人更重視組織規劃的能

力。只要工作一來,從工具一到手開始,所有

工作進行的順序,便在腦海中綿密地描繪成

形。而後,依順序將配套的準備工作也得悉數

完成。這些都妥善備齊之後,才是著手工作的

時刻。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提升組織規劃力呢?


無論什麼工作都要試著先在腦中預演一次。

「具體描繪出一整段過程」是一種常常被採用

的好方法。而這對於組織規劃能力的加強上,

也頗具效果。


當然,工作並不會一五一十依照先前所想、所

描繪的進行。但是,若經過預演的推想,即使

真有意料之外的情況,也能夠不慌不忙地應

對。一生中不斷挑戰世界高峰的登山家小西浩

文說:「我總是將九成的心力,投注在事前的

組織、規劃上。」


三十歲之前,若僅依照上層的指揮辦事,不去

深入思考自己能發揮的功能也無妨,只要成為

讓工作順利完成的小齒輪就好。但是,三十歲

過後的商業人,不應再滿足於這種現狀。


公司裡的每一個工作者,都要自己釐清工作的

內容與結構不可。若能具備完整的組織規劃能

力,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能迎刃而解。


努力必定有所回報。至少自己自身能有所成

長,也就足夠了。至於出人頭地或存到人生中

的第一桶金之類的,視為努力之後的附帶結果

就好。


從人生的二十歲世代順利畢業之後,三十歲世

代正蘊藏著大好良機。


加油吧!三十歲世代。


三十世代能被容許的失敗與不被容許的失敗


所謂的失敗,還分成「能接受的失敗」與「不

被容許的失敗」。


「能接受的失敗」是指、在全新的嘗試過程中

所發生的失敗。發明大王愛迪生就是名聞遐邇

的失敗達人。在發明某種新事物的時候,就會

將閃過腦海的想法一一試著做做看。因此,包

括各種研究在內,一再失敗的數量可說難以估

算。


但是,屢遭失敗的時刻,愛迪生不但不感到沮

喪,反倒開心異常。令他高興的理由是「至

少,我不會再重複同樣的錯誤了」。本田

(HONDA)汽車的創辦經營者本田宗一郎也是

如此,他曾經淡然表示:「我做過的事,九

九%皆以失敗收場。」


所謂的發明或新發現,不可能毫無失敗。若因

新嘗試而失敗,繼續不斷地嘗試即可。累積的

失敗愈多,也表示距離成功愈來愈近。


那麼,「不被容許的失敗」是那一種呢?


那就是一再重演同樣的失敗。之前已經遭遇過

的失敗,一定要避開的錯誤卻重複發生。二十

多歲世代尚有許多不成熟之處,若多次發生類

似的失敗還算情有可原。三十歲之後,同樣的

事態就很難再被容忍。


一般而言,大家總認為失敗能免則免,事實卻

非必然如此。如果是「嘗試後失敗也無妨」那

種,則無論失敗多少次也無須介意。有時候,

也應該讓自己試試、義無反顧地委身於失敗是

什麼樣的滋味吧。


一心只想避開失敗,原因是視失敗為莫大恥辱

吧。由於誰也不想丟臉,所以就小心翼翼地避

免失敗。昔日,身處終身雇用時代的上班族,

由於當時的業績評比採用扣分主義,令大家對

於失敗避之唯恐不及。


現在,業績評鑑方式已經修正為加分主義了。

失敗原本就是一切新嘗試的附屬品,這類的失


敗已經不足為懼。既然連愛迪生、本田宗一郎


(本田汽車創辦人)也無法倖免,在成功人士

當中,相信許多人都已經飽嘗不計其數的失敗

滋味。


為何能果敢地面對失敗呢?原因在於他們能正

確地解讀失敗的意義。所謂的失敗,就是針對

某種目標一再地努力或嘗試的時候,傳達出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訊息。然而,遭遇到相

同的局面,人們的態度卻可區分成截然不同的

兩類。


第一種是認為「行不通」!而完全投降。另一

種則繼續努力於「再試試其他方法吧」。若採

取前者的態度,失敗確定為必然。然而,只要

採取後者的態度,此時的失敗並非只導向最終

的失敗。


全世界首次成功養殖珍珠的日本人御木本幸先

生,雖然從很年輕的時代即著手於珍珠養殖,

卻總是失敗連連。但是,不肯低頭放棄的他,

最後終於大獲成功。「只要不失去當初所設定

的目標,就絕對不會成為失敗者」。他的這席

話,值得深深記在腦海中。


若是那些自認為痛恨失敗的程度,比別人還強

上一倍者,非常希望你能特別記住下面這些

話。當小嬰孩最初嘗試用雙腳站起來的時候,

無論怎麼試都會跌倒,他們卻不斷地重複跌

倒、站起來的動作,而且,顯然還樂在其中。


即使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嘗試都是失敗的,他

們還是能開開心心地樂此不疲。因為他們絲毫

不曾陷溺於「我是不是站不起來」的無謂擔

心。長大成人之後,不過是失敗一、兩次而

已,就判斷自己「已經不行了」、完全放棄。

三十世代,不妨多方嘗試失敗,讓自己擁有對

失敗的免疫力。


「不曾失敗過的人,終究會一事無成」韋伯如

是說。


明知後悔也沒用,卻還是想不開;明知不該生

氣,卻忍不住動怒;明知強求不得,卻不願放

手。


為什麼人總會這樣「為難自己」?如何戰勝自

己,了解真正的自己,擁有心平氣和、幸福的

人生?1978年次的日本人氣僧侶作家小池龍之

介,搭配漫畫家鈴木智子的趣味插畫,對這些

亙古的人生問題,以說故事的方式,提出平易

近人的解答。









標籤:
瀏覽次數:235    人氣指數:43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血液的常識---您了解多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防癌,男女大不同
 
給我們一個讚!